82 岁的江西阿婆,曾在漫长的黑暗中度过了20多个春秋。今年3月,深圳爱尔眼科医院一场高难度角膜移植手术,为她撕开了黑暗天幕,迎来了生命的奇迹。
从角膜病到白内障,她的光明被一步步偷走
故事回溯到余阿婆童年,年幼时一场麻疹突如其来,高热加上物资匮乏,导致余阿婆严重缺乏维生素A,患上了角膜软化症。即便痊愈,角膜上也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瘢痕,让她的双眼如同蒙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她只能模糊度日。
生活的磨难并未停止,婚后,丈夫腿脚残疾,三个孩子嗷嗷待哺,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余阿婆柔弱的肩头。在田间,她背着孩子辛勤劳作;在工地,她咬牙扛起建筑材料。即便身处黑暗,她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
随着岁月的流逝,余阿婆的视力每况愈下。20多年前,余阿婆患上了白内障,晶状体的混浊封上了她光明的最后一扇窗。家人带她四处求医,得到的却都是无法治疗的答复。从此她的生活彻底陷入黑暗,生活更加举步维艰,需要时刻有人在身边陪伴照顾。家人不得不外出时,余阿婆只能在熟悉的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走动,曾经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和孤独。
深圳爱尔助力,点亮八旬阿婆复明新希望
2025年,余阿婆在深圳工作的孙子经过朋友介绍,得知深圳爱尔眼科在疑难眼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抱着一丝希望,他们来到综合眼病科凌受良主任的诊室。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凌主任给出诊断:双眼角膜白斑、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双眼泪道阻塞。幸运的是,余阿婆左眼视神经功能尚好,如果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有望重见光明。
家人惊喜之余,又充满担忧,担心高龄的余阿婆无法承受手术的风险。但余阿婆却异常坚定“我一定要做这个手术,我想再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被我亲手带大的两代人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
原本以为要等待半年,没想到仅过了20多天,医院就传来了好消息——角膜供体找到了!“我们能这么快找到角膜供体离不开集团眼库资源的支持。”凌主任介绍:“爱尔眼科目前在全国16省70余城市建立了9家眼库和62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通过资源调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多学科联合护航,高难度手术冲破眼疾“迷障”
手术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余阿婆年事已高,还患有高血压,术前激动的情绪导致她血压最高时飙升至200,且长期未规范服药,手术风险极高。经过医院内科、麻醉科多科室的反复会诊,全面检查评估了余阿婆的心肺功能,最终决定为余阿婆制定了多套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小。
凌主任带领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做好充分准备,3月18日,凌主任主刀,为余阿婆实施“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余阿婆角膜瘢痕密布,虹膜与角膜粘连严重,且瞳孔小,白内障核硬,每一项操作都充满挑战。凌主任凭借精湛的医术,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分离粘连组织,取出混浊的晶状体,并成功植入角膜植片。历时近一个小时,手术圆满完成。
时隔二十年重见光明,家人激动落泪
当拆开纱布时,医生在余阿婆面前轻轻挥手时,余阿婆立刻回应:“有个手在动。”站在一旁的余阿婆的女儿激动地问:“这里有几个人?” 余阿婆认真地回答:“两个人,一个扎着头发。” 那一刻,女儿的泪水夺眶而出,激动不已。“真的很感谢凌主任,让我妈妈能重新看见!这对我们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时隔二十余年,余阿婆终于再次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因余阿婆暂未植入人工晶体,还无法很好聚焦,但裸眼视力已恢复至0.02。待术后角膜水肿消退,视力还能进一步提升。
角膜捐献传递大爱,深圳爱尔续写光明奇迹
余阿婆重见光明,离不开医生精湛的医术和多科室的紧密协作,更离不开角膜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这份生命的馈赠,不仅照亮了余阿婆的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希望。
凌主任介绍,目前我国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数量庞大,而角膜捐赠数量远远不足,很多患者因缺乏角膜供体而无法重见光明。他呼吁更多人加入角膜捐献行列,用爱心传递永恒,让光明得以延续。
据了解,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在凌受良主任的带领下,凝聚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医疗团队,科室一直致力于角膜病、眼表疾病的临床和学术研究工作,拥有多样创新技术,已为百余例角膜盲症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如今深圳爱尔眼科角膜移植手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角膜移植手术已是医院开展的常规手术之一。通过专业的、高品质的服务,收获了广大市民的信赖和认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