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PC市场最为火热的话题一定是AI PC。厂商们对于NPU的吹嘘基本上已经到了“没有NPU不配叫AI PC”的地步,不少对AI功能比较心痒的人恐怕也因此入手了。但你可能想不到,其实如果单说要运行AI的话,老配置的电脑其实也能够做到。
厂商们主推的AI PC,其最大卖点就是预装“本地AI助手”,比如离线生成PPT、一键抠图。但这些软件往往锁机型,非AI PC连安装资格都没有。不过网上有博主实测发现,老电脑其实也能带动第三方AI软件,比如11代酷睿+ARC显卡的台式机。
其实CPU和GPU很早就搭载了AI相关的功能,早在2018年时,酷睿i9就有DLBoost指令集,甚至ARC A770显卡的262TOPs算力,也碾压现在多数NPU。更别说英特尔OpenVINO这类工具,能让CPU、GPU、NPU甚至FPGA组团打工。
当然,这并不是说AI PC单纯是“智商税”,其仍旧也是有着一些明显的优势。老电脑跑AI的最大痛点不是不能跑,而是跑起来就“上头”——生成图片时CPU占用100%,微信都能卡成PPT。
而这个时候NPU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联想YOGA Pro 14的锐龙AI 9处理器,NPU单独处理AI任务,后台修图前台追剧两不误。这个处理方式,其实有点让人想到安卓机型的在线更新。
现在的AI PC更像是“体验卡”,其预装的软件确实在使用上更方便,但真要说生产力自动化,恐怕还得看Adobe全家桶这类专业工具。反倒是老设备通过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软件,能玩出更野的AI花样。不过随着微软Copilot+生态推进,未来专属NPU优化必然也会是趋势,就像当年独显游戏本碾压核显,AI算力迟早会卷出新高度。
AI PC不是智商税,但也没必要神话。而且目前站在一般用户的体验角度来说,其主要的体验形式仍旧是以云端为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