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新年期间最火爆的话题,那一定就是DeepSeek。这个国产大模型的爆火,尤其是开源的决定,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波风潮。对于此前一直在AI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来说,似乎带来了一波“恐慌”。
作为低成本AI大模型的典范,DeepSeek的成功让不少美国AI开发厂商继续铆足劲。而华尔街似乎也一扫之前对于AI泡沫的担忧,在2024年第四季度涌向AI领域的资金陡然增加。显然,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一定程度上又给这个行业来了一针强心剂。
DeepSeek的成功,让此前一直保持高冷人设的OpenAI一下就绷不住了,在短时间了就以免费开放AI搜索作为回应。对于本就在盈利能力上表现一般OpenAI来说,前者的开源无疑会对其目前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但当下的AI泡沫说是否彻底化解了呢?说实话并没有。虽然当下各行各业对于AI都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但如果你有了解过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当下的情况简直和美国千禧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如初一则。
虽然围绕AI产业的投资在不断增加,但其在当下所扮演的角色仍旧是一个降本增效的工具,仍旧需要等待时间去发酵。这点其实我们从当前AI行业仍旧羸弱的盈利能力上就能看出,很多付费功能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与需求。
不过,DeepSeek作为低成本模型的范例,确实让更多个人和企业愿意尝试大模型。就像瑞幸和库迪的9.9咖啡之争,一举打开了星巴克撬了多年也没撬起来的国内咖啡市场。当尝试成本足够低,用户逐渐养成使用习惯后,大模型的市场才会真正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