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研究国际金融司法裁判规则,组织翻译研究工作,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审判声音,充分体现了她的专业精神、国际视野、使命担当和对法院工作的热爱。
推荐人:陈力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上海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金融司法已经融入世界金融法治,未来,甚至可以领跑世界金融司法。我愿当中国法治故事里的一角,也愿意去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撰文 | 王闲乐 吴斌
今年开春,德国国家公共电视台德国电视一台摄制组走进上海金融法院。他们慕名而来,要录制一档特别节目,透过上海金融法院介绍中国的智慧法院建设。
8月22日,德国电视一台在报道中提到:上海金融法院有个摆满电脑的房间。王双(音)律师随身带着U盘而非文件,“以前打印文件需要一两天。现在一切都是无纸化,我能在一到两个小时内处理所有文件。”
德国电视一台所说的这个“房间”,指的是上海金融法院“黑科技”十足的诉讼服务中心。这个让当事人有感而发的智助立案系统,正是上海金融法院众多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之一——一站式智能诉讼服务平台。
谈起这个诉讼服务中心,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信访办公室)副庭长(主持工作)徐玮如数家珍。上海金融法院成立3年多来,徐玮和立案庭的同事们一起,用担当、勤勉和智慧,把这里打造成足以见证中国金融司法高速发展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徐玮正在讲述其背后的每段精彩故事……
一段科技赋能、智助立案的故事:“向科技要效益,让立案工作跟上时代步伐”
“
能不能用科技手段,减少当事人和法官的负担?
和承办法官相比,立案庭法官往往并不起眼。平时交流时,大家会说:“这个精品案件是我办的。”很少有人会讲:“这个精品案件是我立的。”但在徐玮看来,立案庭法官同样需要涵养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才能把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好。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第一周,徐玮就感受到了压力。“第一周就来了54件案件,标的总额近10个亿,涉及180多个当事人,纠纷涉及的交易产品、法律关系纷繁复杂,管辖权审查难度极大。”看着一个个用拉杆箱装着材料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律师,在堆积如山的A4纸前疲于奔命的同事,直接“累到罢工”的扫描仪,徐玮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用科技手段,减少当事人和法官的负担?”
这个想法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徐玮带着立案庭的同事们开始了前期的“用户调研”,充分听取各方的需求。
比如,执行局的法官反映,立案时提交的保全材料容易出问题,经常需要把当事人找来重新修改、做笔录,既增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影响了保全效率。于是,徐玮联合执行局研究对策,将诉讼指引内嵌到“智助立案”系统中,当事人提交财产保全申请的一次成功率大幅提升。
2020年6月,集合了“诉讼业务一窗受理、多元解纷一站通办、辅助事务一键委托、文件材料一柜收转、诉讼服务一屏通览、诉讼风险一次告知”六大服务功能的升级版诉讼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立案大厅内的受理窗口被一排液晶电脑取代。这一天,上海耀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花拎着小挎包,从中掏出一个u盘,坐在“智助立案”专用电脑前,轻松完成了立案工作。
一段急民所求、解忧暖心的故事:“将心比心,让当事人感受司法温度”
要让当事人少跑腿、不扎心,我们能做到什么深度?最好什么材料都不带!
“立案庭是人民法院面对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我们要充分展示立案庭的专业、高效、温暖,打造金牌窗口,擦亮金字招牌。”作为立案庭党支部书记,徐玮曾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说。
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一审案件中,近50%为中小投资者起诉上市公司的群体性证券虚假陈述类纠纷。原告中有不少是普通股民,在金融、法律知识上都有所欠缺,维权起来成本极高。为此,上海金融法院创设了“中小投资者保护智慧舱”。
徐玮当时就想“要让当事人少跑腿、不扎心,我们能做到什么深度?最好什么材料都不带!”为此,徐玮和同事们围绕中小投资者保护智慧舱的功能反复打磨。最终“智慧舱”落成,“颜值”和“能值”并举:诉讼主体资格自动校验、立案信息自动生成……依托示范判决机制,当事人果真“什么材料都不带”,进入智慧舱就能完成立案登记。
这种温暖更体现在立案庭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位当事人回忆了这样一个细节,她在拆分材料过程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工作人员“很有爱地拿来了药箱、找出消毒棉球和创可贴”。她在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周年征文中写道,“立案部门的法官天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接收处理繁重的立案材料,公正无私之外还能抱有一颗关爱温暖当事人的心,着实让我感动并记忆良久。”
“其实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把自己换到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徐玮说。
一段深耕专业、不断开拓的故事:“要直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更要勇于应战”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也在实践中不断攻破一道道难关。
如果对法院缺乏了解,或许会认为立案庭“只立案,不判案”,其实不尽然。徐玮所在的立案庭,还承担了诉前调解、证券群体性纠纷平行案件集约化审理等职能。
方正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行为被判赔偿4名投资者损失。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个案,而是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4名投资者背后,是上千名有同样遭遇的投资者,总索赔金额高达1.69亿元。示范判决生效后,大量平行案件涌入立案庭。在每月办理近百件传统立案庭案件的同时,还要审理约350起平行案件,占全院案件总数的40%以上。
时间紧任务重,徐玮却对完成审判任务充满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立案庭法官过硬的专业素质。在徐玮的带领下,立案庭的学习研究氛围向来很浓厚。“非排他管辖、不对称条款,这些管辖条款效力的研究,既需要我们熟悉国内法律,还需要我们了解行业实践、域外实践。最近,我们还在研究跨境金融纠纷管辖的适用对象及条件。”徐玮说。
扎实的理论为良好的办案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徐玮通过在线调解成功化解一起跨区域超亿元金融合同纠纷,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十大典型案例”。
2019年,她向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书,建议在合同中增加多元解纷条款,优先选择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获当事人积极回应。
2020年,她依法审查一起标的额超26亿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仲裁协助保全申请,明确并细化相关仲裁协助保全的相关原则,彰显了内地法院对涉外、涉港澳台商事仲裁的友好支持立场。
“立案法官也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更要勇于应战。”为此,徐玮自加砝码,不让自己有“舒适区”,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也在实践中不断攻破一道道难关。
一段译者传鉴东西、研者金石为开的故事:“向世界发出中国金融司法声音”
“
中国金融司法已经融入世界金融法治,未来,甚至可以领跑世界金融司法。
日前,明明是中午休息时间,上海金融法院一间会议室内,十余名青年干警却讨论得热火朝天。仔细一听,原来他们是从一部热门电影切入,谈起了其中体现的外国金融司法特点。
这是上海金融法院“译研社”组织的一场日常讨论活动。“译研社”取意“译者传鉴东西、研者金石为开”,汇聚上海金融法院43名有志青年,秉承“本土问题,全球视角”的宗旨,分析研究域外金融司法新案例,翻译传介我国金融审判新进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前沿、开放、比较的金融审判实务交流平台。
担任“译研社”社长的正是徐玮。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复旦大学法学硕士、英国牛津大学法律与金融专业理学硕士,曾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交换学习。在她看来,金融风险犹如蝴蝶效应,会在各国市场之间传导放大。要防范金融风险,需要有国际视野。
翻译英文版管辖规定、诉讼指南,更新英文版门户网站新闻,参与“庭审智能传译系统”的开发,编写涉外、涉港澳台金融纠纷典型案例……在徐玮的组织下,三年来,“译研社”翻译作品40余篇,被国内外知名期刊刊载。翻译校对上海金融法院案例、新闻稿件等百余篇。
2019年10月,英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奇勋爵一行参访上海金融法院。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前法官威廉·布莱尔爵士说,他通过上海金融法院的网站,更好地了解了中国金融司法实践。罗宾·诺尔斯法官代表伦敦金融法庭主动提出与上海金融法院相互交换、共同发布重要金融案件判决的合作建议。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人民法院组织机构、职务名称、工作场所英译文》,徐玮多次召集“译研社”的小伙伴们集中研讨并多方求证,为法院相关名称和职务的译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7月底,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发函感谢上海金融法院“译研社”的用心付出,希望上海金融法院继续支持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工作,为中国法治国际传播作出贡献。
13年前,徐玮在哈佛法学院交换学习时,哈佛法学院的副院长曾问她完成学业后的打算,徐玮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回中国当法官。”
“中国金融司法已经融入世界金融法治,未来,甚至可以领跑世界金融司法,”徐玮一直这样认为,“我愿当中国法治故事里的一角,也愿意去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