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上市公司思享汇” )
虽然我现在在担任董秘的岗位,但我就是7年前大学毕业加入某大型集团董办后从事信息披露工作,一做就是七年,然后在这个岗位上实现了信披专员到董秘的职业跃升。
不少朋友总是抱怨信披合规这个工作体现不了价值,总是不被公司和领导重视,干了五年后我也有了这种想法,尤其是自己带的徒弟因为看不到希望选择了离开,让我陷入了失落:一方面我自认为全心全意的带领着这个小团队做好本职的工作,手把手的教给她规则体系、信披要点,想要把团队能力构建起来,她的离职让一切归零。另一方面,看看自己的熊样,当时的我确实只是个小主管,没什么话语权,虽然每天兢兢业业,却仍在基层趴着,怎么给下属希望呢?
这个囚徒困境的故事,也许我们都经历过,或许是那个忍无可忍跳槽转行的小姑娘,或者是那个唯唯诺诺坚守岗位的老董秘/证代,这仿佛成为了一个死局。
虽然,我最后坚持留在这家公司,但这期间我不是没想过离开,也尝试过跳槽,谈过很多家,有中介机构开到了我当时两倍多工资的水平,但冷静下来分析看,自己那个阶段即使离开了,也是做一个基础性的执行工作,前些年的积累仿佛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
于是选择了留在这里,开始从两个方向努力:
一个方向是深度,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信披合规,我从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规则进行着手钻研,整理了一套的法律文件汇编、工作手册、审核地图的工作方法,复盘之前的内外部案例并通过解答别人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方案解决能力,让自己对一些事项判断形成肌肉记忆,通过对不同规则融会贯通的理解,提高了专业敏感度。
当公司有相关项目时我也会很耐心的去了解、跟进项目,从头协助设计合规方案,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规则对公司有利的一面,也因此很早介入了很多的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事项。
另一个方向是广度,在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做一些无用功,我去学习业务、财务、金融、人力、管理、战略的知识,甚至对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物理、化学等知识也去涉猎,来构建多元思维模型;另外我经常去各个部门串门,借着合规信披的理由去要人家工作的流程、案例、方法,了解其他部门的辛酸苦楚和利益诉求,也因此形成了同理心,在看待问题时从自己、从对方、从公司整体去思考,找到大家利益的共同点,然后去推进工作,借着之前的专业能力,别人也越来越信任我,在公司各个部门中也愿意相信我,成为了公司信息的重要节点和中转站。
实现岗位薪酬的实质性飞跃是在2018年,工作了四年的时候,通过之前的积累慢慢获得了认可,也有一个机遇点就是之前的董办主任离职了,新的董办主任是财务、投关方向的领导,对这块业务不熟,需要我做的更多,但我也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职责权限边界,我会把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整理好跟领导汇报,重要节点与领导同步信息,保障领导们对各项工作进展心里有数。
于是我便在领导的授权范围内主动做一些“无关的事情”,开始是小的项目,后来是全集团的内控风险排查项目,由我来主导,因为方案得当、协调合理,得到公司各方面的认可后,再之后又去主导多长期激励、并购重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大关联交易等项目,这些项目完成后再通过复盘反思其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相应的流程,匹配各方资源,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案,这些工作方法和项目案例得到公司领导同事的肯定和支持,实现了内部认可的循环。
在这期间我觉得这些理念值得输出,就去写文章、做培训,开始也就是几个朋友间的小范围讨论,再到后来输出一些属于大家关注热点的专题课程,慢慢获得同行和机构的认可,我便在2020年底开始了董秘宝典这个专栏,通过长篇连载的形式将自己研究开发的董秘管理理念、方法、模型、工具进行系统的介绍,借此形成了外部认可的循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