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SaaS公司的溃败,如出一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eSaaS(ID:gh_66062ec0961b),作者:戴珂,头图来自:unsplash一家SaaS公司经营不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看的多了,就会发现它们共同存在两个能力缺陷:获客能力和留存能力。这导致SaaS业务的成功很难。一、获客的业务原则在新业务的初期,获客效率低和成本高也属正常;但如果是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那就不正常了。

SaaS为啥这么值钱?

无论是SaaS公司股价,还是SaaS创业公司的估值,都在不断攀高;高到颠覆人们正常的商业认知。很多人问:为啥SaaS这么值钱?要我来说就俩原因:一个原因是炒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本应就该值钱。第一个原因市场已经给了解答。这不,开年美股SaaS公司股价都在回归。这没什么不好,除去SaaS上的各种浮躁,让其真正的价值显现。不过,今天想说的不是SaaS的估值,而是其价值潜力。

277亿美元收购案落槌,SaaS集权时代来了?

传闻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自从上周二《华尔街日报》报道了“Salesforce正在就购买Slack进行谈判”的消息后,关于这场收购的各种猜测便没有间断过。  今天交易落槌,Salesforce宣布将以277亿美元的巨额价格收购Slack,这个收购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最新市值250.12亿美元,而一周前,Slack的市值只在170亿美元左右。同样,这也是Salesforc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没有优异续费率的SaaS,只是个传统生意

原本打算在10月底书稿完成前只写一些轻松的公号文章。但这周书写到“融资”这个章节,看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一篇文章能把SaaS公司的估值原理说清楚的。再往硅谷看,美国SaaS上市公司的P/S(市销率)近5年来也是在3.3倍~9.6倍之间大幅波动。敢情大家要10倍P/S都是拍脑袋定的啊?所以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就叫“SaaS公司经营及估值财务模型”。

存量用户时代,方兴未艾的客户服务SaaS

1849年,美国加州发现新金矿,无数淘金者涌入其间厮杀拼搏,只为一寸立锥之地。2020年,疫情停摆,私域、直播、数字化转型、全域营销……一切事关增长可能性的赛道上,各行各业如淘金客般充斥其中。礼失,而求诸野。企业们无法实现完全的自诊自治,让可以提供不同专业服务、功能的SaaS企业,成为市场黑洞,虹吸着资本、客户、用户等多端进入,一时在商业领域里存在感极强。

关于SaaS的四个误解

在SaaS业务咨询过程中,需要解决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而题目中的四个问题,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因为每个问题背后,都对应着关键的决策和执行,所以它们的误解有必要被澄清。机会国内做SaaS究竟有没有机会?一般认为,海外SaaS市场遍地都是机会,而国内SaaS市场与之相差很大。甚至有悲观者认为国内SaaS没有机会;更有甚者,有的SaaS创业团队内部,对这个问题都有争议。

我投资SaaS行业,亏了1个亿

今年年初,与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朋友在某家VC机构工作。我:“你最近的项目如何啊?”他:“别提了,之前投的项目都不太好。”我:“啊?怎么回事?”他接着说:“前面投出去的十几个SaaS项目,现在看起来都不太好,预计亏损1个亿以上。”这突然让我意识到,现在拉了几个路演会议,只要是涉及到半导体、工业智能制造,甚至是已经火过一阵的医药,投资机构还是熙熙攘攘,反倒是去年大火的SaaS行业.

为什么欧美SaaS市值这么高?

一、刚需: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说:希腊文明注重循证(定义-模型-实验-统计-引据-公开辩论讨论)、罗马文明注重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元老院)。所以从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美国新罗马帝国,一脉相承,使用管理科学工具和IT工具,和吃饭呼吸一样,没有什么需要不需要的说法。中国人喜欢问:这个有啥用?就跟问信佛有啥用一样。二、刚需:远程交易欧美因为自古地广人稀,造成了必须远程交易才划算。

判断SaaS业务赚不赚钱,看这个指标就够了

现在一说到SaaS公司规模,就是市值、独角兽、估值这些东西。大家似乎忘记了企业还有一个基本的衡量指标:收入。以前,说起SaaS公司的收入,大家默认就是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否则可能会被认不是SaaS圈内的人。不过,在火热的SaaS环境下,大家也似乎淡忘了ARR,转而大谈TCV(合同总价值)。确实,TCV要比ARR唬人多了。对不明内情的资本市场,TCV让人觉得,是个SaaS公司都可能飞起来。

一家SaaS公司是怎么被搞垮的?

今天早上因为一则消息,让我有一点思考,给大家分享出来。有人看好中国SaaS 订阅付费商业模式。有人看好中国企业服务:数字业务服务+IT SaaS服务商业模式。所以我随手画了一张图,通过这张图上的要素我来思考分析一家公司。一我最担心的是中国SaaS企业商业模式逻辑坍塌的问题。如果SaaS商业逻辑在中国就坍塌,支出永远弥补不了营收,那这个问题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