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中国SaaS,如何从根本上破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谷销售研究院(ID:WinningByDesign),作者:硅谷蓝图Patrick,头图来自:unsplash一、焦虑的中国SaaS开年一晃已经到了3月,虽然不时有些头部企业融资成功的消息,但是整个中国SaaS行业还是非常焦虑。最根本的焦虑,因为中国SaaS的退出渠道本身一直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SaaS 2022年03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719 浏览
影响SaaS估值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去年11月份有幸参与一家SaaS创业公司的融资事项,与多家投资机构的经理交流学习。当前市场SaaS产品投资者一直都在努力寻找有优势和差异化的SaaS产品项目,这种SaaS产品优势和差异化的依据通常由一些关键指标来确定。 SaaS 2022年02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700 浏览
SaaS公司的溃败,如出一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eSaaS(ID:gh_66062ec0961b),作者:戴珂,头图来自:unsplash一家SaaS公司经营不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看的多了,就会发现它们共同存在两个能力缺陷:获客能力和留存能力。这导致SaaS业务的成功很难。一、获客的业务原则在新业务的初期,获客效率低和成本高也属正常;但如果是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那就不正常了。 SaaS 2022年03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707 浏览
SaaS为啥这么值钱? 无论是SaaS公司股价,还是SaaS创业公司的估值,都在不断攀高;高到颠覆人们正常的商业认知。很多人问:为啥SaaS这么值钱?要我来说就俩原因:一个原因是炒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本应就该值钱。第一个原因市场已经给了解答。这不,开年美股SaaS公司股价都在回归。这没什么不好,除去SaaS上的各种浮躁,让其真正的价值显现。不过,今天想说的不是SaaS的估值,而是其价值潜力。 SaaS 2022年02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625 浏览
277亿美元收购案落槌,SaaS集权时代来了? 传闻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自从上周二《华尔街日报》报道了“Salesforce正在就购买Slack进行谈判”的消息后,关于这场收购的各种猜测便没有间断过。 今天交易落槌,Salesforce宣布将以277亿美元的巨额价格收购Slack,这个收购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最新市值250.12亿美元,而一周前,Slack的市值只在170亿美元左右。同样,这也是Salesforc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SaaS 2021年12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623 浏览
没有优异续费率的SaaS,只是个传统生意 原本打算在10月底书稿完成前只写一些轻松的公号文章。但这周书写到“融资”这个章节,看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一篇文章能把SaaS公司的估值原理说清楚的。再往硅谷看,美国SaaS上市公司的P/S(市销率)近5年来也是在3.3倍~9.6倍之间大幅波动。敢情大家要10倍P/S都是拍脑袋定的啊?所以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就叫“SaaS公司经营及估值财务模型”。 SaaS 2022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61 浏览
存量用户时代,方兴未艾的客户服务SaaS 1849年,美国加州发现新金矿,无数淘金者涌入其间厮杀拼搏,只为一寸立锥之地。2020年,疫情停摆,私域、直播、数字化转型、全域营销……一切事关增长可能性的赛道上,各行各业如淘金客般充斥其中。礼失,而求诸野。企业们无法实现完全的自诊自治,让可以提供不同专业服务、功能的SaaS企业,成为市场黑洞,虹吸着资本、客户、用户等多端进入,一时在商业领域里存在感极强。 SaaS 2022年03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769 浏览
关于SaaS的四个误解 在SaaS业务咨询过程中,需要解决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而题目中的四个问题,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因为每个问题背后,都对应着关键的决策和执行,所以它们的误解有必要被澄清。机会国内做SaaS究竟有没有机会?一般认为,海外SaaS市场遍地都是机会,而国内SaaS市场与之相差很大。甚至有悲观者认为国内SaaS没有机会;更有甚者,有的SaaS创业团队内部,对这个问题都有争议。 SaaS 2022年02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631 浏览
我投资SaaS行业,亏了1个亿 今年年初,与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朋友在某家VC机构工作。我:“你最近的项目如何啊?”他:“别提了,之前投的项目都不太好。”我:“啊?怎么回事?”他接着说:“前面投出去的十几个SaaS项目,现在看起来都不太好,预计亏损1个亿以上。”这突然让我意识到,现在拉了几个路演会议,只要是涉及到半导体、工业智能制造,甚至是已经火过一阵的医药,投资机构还是熙熙攘攘,反倒是去年大火的SaaS行业. SaaS 2022年03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689 浏览
为什么欧美SaaS市值这么高? 一、刚需: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说:希腊文明注重循证(定义-模型-实验-统计-引据-公开辩论讨论)、罗马文明注重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元老院)。所以从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美国新罗马帝国,一脉相承,使用管理科学工具和IT工具,和吃饭呼吸一样,没有什么需要不需要的说法。中国人喜欢问:这个有啥用?就跟问信佛有啥用一样。二、刚需:远程交易欧美因为自古地广人稀,造成了必须远程交易才划算。 SaaS 2022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69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