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工具这块一直是很多 VC 很关注的一个领域,这两年大家的关注度似乎低了一些。
不过随着开发者群体的越来越庞大,各种开发工具的丰富以及利用这些工具开发出的产品价值越来越大,这个市场本身对效率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代码编程这块。
被微软以 75 亿美金收购的 Github 自不必说,最近关注到另一个做代码领域的产品 Sourcegraph,虽然已经做了 7 年,但今年得到了一个爆发,也不知疫情是否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还是市场需求本身到了,其营收和客户量年增长都到了 4 倍左右。
而且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在今年融了 3 轮,3 月份的时候 Yammer 创始人 David Sacks 做的 Craft Ventures 投了 2300 万美金 B 轮,Sacks 说这是他们目前投的所有 SaaS 里开的最大的一张支票;7 月份的时候 Felicis Ventures 又投了个小的 500 万美金;而最新的 C 轮由红杉领投 5000 万美金,截至目前公司总计融了 9800 万美金。
Sourcegraph 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类型,做的事情一看就明白,它是一个搜索引擎,做的是通用代码搜索(Universal Code Search),简单的说就是代码领域里的 Google,或者说是 Google for developers。
其解决的是被大家称为 Big Code 大代码(巨大的代码库、庞大的团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等)引起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越来越成为大企业创新的阻碍,就像当年的搜索引擎 Google 诞生时一样,因为信息越来越多,就需要有更好的索引工具帮助大家高效找到合适的信息。
不过相比于 Google 针对所有 C 端个人来说,Sourcegraph 核心是针对开发者这个群体,而这个群体又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因此它不仅是开发者这个群体需要,企业也迫切需要,所以它是一个针对 C 端但是是 B 端乐意买单的事情。
在产品上,它需要实现跨仓库、跨语言、跨工具以及各种部署,之前 Sourcegraph 基本上都运行在各个企业自己托管的服务上,但是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运行在云上,他们正在构建这块的核心能力。
看了一下官网的介绍,Sourcegraph 创立的比较早,在 2013 年就已经开始做了,而且从一开始就采取的是远程办公,目前员工在 80 人左右,此次融资后才打算将团队规模扩充到 200 人左右。
商业模式就比较简单了,员工使用公司买单,10 人以下可以免费使用,25 人以下每月收费 150 美金,25-50 人则是每月收费 325 美金,再大一点企业就需要定制价格了。
之前 B 轮时 Craft Ventures 的 David Sacks 写了篇文章谈其投资逻辑,其中一个原因是本身的需求,由于新技术的扩散,开发人员需要能够跨仓库、跨语言、跨工具和平台来管理代码,这对于企业开发团队来说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则是市场对这块的需求是由工程师自下而上驱动(Bottom-up),也就是 B2C2B,Sacks 说他们最喜欢的 SaaS 业务是员工将产品作为终端用户带入公司的业务。这和 Slack 这些产品的逻辑基本一样。
这种免费增值的方式使 SaaS 产品能够快速推广到企业内部,迅速证明价值,并加快通常需要较长的企业销售周期,他将其描述为“两全其美”的销售动机。
Sacks 分享了几个 Sourcegraph 的增长数据,很不错:
4x YoY growth in ARR(ARR 年增长已经达到了 4 倍左右)
0% logo churn (never churned an enterprise account,企业的客户流失率为 0)
Over 200% net revenue retention(净营收留存超过了 200%)
Amazing enterprise logos including Uber, Lyft, Yelp, Convoy and SoFi(获得了大批知名大客户的认可)
而红杉是 Google 和 Github 的重要投资人,投资 Sourcegraph 的逻辑也就很简单了,而且今年他们还投了一个新型搜索引擎公司 Neeva。Sourcegraph 今年的业务得到了一个大的爆发,他们签下了 26 个大企业客户,目前像亚马逊、PayPal、Atlassian、Yelp、Uber、Lyft 以及 Plaid 等都是其客户。
从现在来看,Sourcegraph 这个切入点确实很精准,不过在 2013 年就开始做这个事情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个还是很不容易的,2013 年正是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年代。
以 Google 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基础设施了,那么对于开发者这个群体来说,Sourcegraph 是很有机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的,这个价值不用说,毕竟我们国家都已经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