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2021年3月19日,首届虎嗅大鲸榜——「重构工业·工业互联网企业深度分享会」在深圳湾万丽酒店举办。

 

活动开场前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型的平台企业似乎从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并具备了先发优势,与此同时,在水面之下,一群新势力正在努力向上成长,试图在广袤的工业互联网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这群工业互联网崛起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们又真的拥有机会吗?

 

此次分享会上,来自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崔鹏翔为我们带来了他的观察,言语之中,除了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度见解外,还饱含了对创业企业的支持与鼓励。

 

以下是虎嗅整理的演讲实录:

 

工业互联网,我理解它站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交叉路口,即便这么说了,它仍旧一点都不性感。我非常理解为什么有些同仁,尤其是工业出身的同仁,对这行做得负重前行的感觉。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它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举全国之力,尽十年之功,也许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是一个很正确但很长远的路,需要每一个环节里没有任何一个短板。

 

大家说工业互联网走得很慢,不像互联网企业一样爆发得那么快那么强,就在于任何一个环节有了一点缺陷或者短板,这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遇到很多问题。

 

今天我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来跟大家交流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做工业互联网?二是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三是工业互联网从我的角度我会倾向于投什么。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崔鹏翔

 

为什么做工业互联网?

 

中国经济过去的发展到底来自于什么,就两大块:一是全球化;二是中国整个制度社会人口的红利。全球化部分大家很容易理解,至今为止或者这个结论在两年前绝对成立,世界的经济贸易政治包括文化体系是由发达国家带动和支配的,中国在这里面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职能?我们过去的成功就集中在组装和制造部分。

 

首先中国的市场足够大,这个东西到现在仍旧是我们有底气的重要原因,另外是我们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好的条件。我们也有自主的技术,虽然大家很可惜,比如大飞机几十年前就有,好像功败垂成。但积累下的技术和人才是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有过往一系列制度的红利。

 

现在我们想往两端走,比如想做终端产品,要往上碰尖端技术,往上碰到卡脖子,往下碰到很经典的特斯拉问题。为什么特斯拉出问题大家就会买,为什么国产车出问题大家就不敢买——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体系无以为继?方方面面都遇到了挑战。再包括人口红利,现在人口的老龄化,新生儿比例断崖式的下降,再比如市场红利已经被我们挖掘得差不多了,最后是全球的产业转移。逆全球化已经出于政治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倒退。

 

虽然大家说中国制造可能全球第一已经很多年,但这个看体量还是看实力,整体而言我们的新兴产业还是加工、组装为主,核心价值链偏低端,关键环节还不在自己手里。

 

我们的转型面临双重挤压,2018、2019年投资界很经典的话题是要不要去越南看看,感觉越南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但这个事情大的趋势一定不会变,如果只是靠成本的转移,它会不停往欠发达地方转移,我们必须升级转型。

 

怎么升级转型?整个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最早时产品的种类非常多,我们所说的“小作坊”形式,一个村里生产的东西都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大的生产商,慢慢的工业化发展代替了落后的小农经济、个体经济,我们有了规模化。

 

产品提供的种类变少了,但产品的效率大大提升了,这就以流水线为典型代表。

 

我把整个产业链变成细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产品,再到现在讲消费升级、消费分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变成了多样化的需求,再叠加全球化,千人千面的消费需求,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相匹配的生产能力来支撑。


这是为什么中国始终如一的坚持制造业不能放,在于这一切是典型的支撑,也是这个事情最终的载体。

 

我们现在讲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就是指把信息化部分和制造业部分融合在一起,信息化包括物联网、云计算、5G,一系列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经常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工业互联网、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什么是工业物联网。


从英文的角度,它们是一样的,但在国内它们是有分野的,我个人认为工业物联网是一个子集。但产业互联网是什么语境?过去我们说消费互联网(To C互联网),再到从To C到To B转变,做SaaS服务,从而诞生了产业互联网概念,这个概念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的。

 

在工业互联网里,狭义的工业互联网更多做的是生产、落地和制造,在产业互联网里大家关注的是供需的匹配、流转,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赋能、升级、改造这些话语。


但这只是不同方向看,比如从现在的角度我是演讲者,各位是听众,从台下的角度我可能是投资人,各位是创业者。

 

但在宏观语境里,我们都是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的合作伙伴和一起完成工业互联网的人,这些东西不用过分深究,只是从一个具体分辨上,大家可能有不同的分野,关注的领域不一样,归根结底谈工业互联网时,所有的东西都还是第二产业的,但谈到产业互联网时,有些东西在第三产业里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

 

我研究工业互联网两三年,最后我觉得工信部这个名字是最恰当的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

 

工业互联网现在成了一个工业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的抓手,成了智能制造的支撑,现在工业互联网的名字,2018年政府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2019年时说拓展智能+,再后来明确说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到今年就完全成了工业互联网,在工业互联网形式上有很多新业态。

 

我有一个个人的方法论,工业互联网有两个“点线面”逻辑。

 

第一个是从生产组织的角度,第一,“点”是智能单元,如果互联网要走数字化,要把所有的设备联网,设备要有自动化能力,比如数控车床、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机器视觉,设备一定要智能化而且要联网;


“线”层面,我们打造的工厂级、企业级的解决方案,能不能把产线做成智能的产线,做成智能产线之后能不能做智慧的企业,能不能把企业的OT、IT融合,把ERP、定单、客户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关系一系列融合在一起。


最后是“面”的层面,“面”的层面与其说变革的是生产力,不如说变革的是生产关系,做的是把一个系统通过企业内网延展到企业外网,就是我的供需产业链。

 

我是供应链管理毕业,供应链有一个牛鞭效应,这个效应最近在半导体行业非常夸张。


下游短暂的需求波动,一级一级向上传导,导致上游非常不理性的扩展。果真做到工业互联网,做到供需的精准匹配,做到产业链生产端、需求端、消费端全链条打通,这种事情可以很高效的避免。

 

另外是发展的层面,“点线面”,首先龙头企业做探索


做工业互联网最出名的几个平台往往都有产业资源,比如海尔、三一线,把它的解决方案数字化、网联化,赋能给它的合作伙伴和同行,从0到1,最后到n,就是面的逻辑,把这个行业打通之后是不是能往上下游、消费端走,这一系列都融合在一起。


最新一次发展规划,就刚才提到的2021-2023年的,其中包括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要把这个事情从单点的企业扩展开,整个企业还是从“线”到“面”的过程,但“点”只有一些行业有。

 

工业互联网大家说为什么慢,为什么觉得做得很苦。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首先我觉得由粗到细,由莽到巧,真的快不起来或者快也没有意义。

 

工业互联网有充分的内生动力,如果要做产业转型,一定要做信息化和信息化和智能化,那就离不开所有设备的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工业,但这指的是狭义的工业互联网,跟制造业相连接的部分。包括我们很看好的领域,电子、家电、流程工业、石化、电力,这些行业本身智能化的程度或者信息化的程度很高,所以这些行业的发展走得比较快。

 

我会倾向于投什么?

 

我们现在看到“上山下乡”,这是我们人的一种提法,有很多很传统的行业,比如煤碳、食品、化工、水泥,很传统,利润很稳定,经过改革之后头部企业有了资金实力,也意识到不能走粗制滥造或者成本碾压,或者走成本优势,也仍旧要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这里面有很多机会。

 

最后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数据质量很好的做起来比较快,但门槛相对低,还有一些很小很散,但这里面初创企业生存的空间就更大。

 

这部分是我们所说的到底工业互联网是真PaaS还是实SaaS。


我们说的双跨平台即在左边,中小企业的广阔机会在右边,你要做细分领域和真正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不要妄想一定要做平台,一定要做多大,一定要做平台的规模经济躺着挣钱,这个事情是非常非常难的。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难?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区别是什么?


消费互联网,一个人一天就这么多注意力和时间,但工业互联网不是,我们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行业,每一个交叉点都是一个细分领域,每一个交叉点都够一个甚至一批企业存活,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

 

这里面没有大跃进,每一个细分的点根据各个公司和各个企业来,从投资人的角度,可能有一个投资的偏好,比如觉得哪个方向能爆发,哪个方向投资回报高。但从各个企业而言,在任何一个点,结合自身的技术、资源、禀赋,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进,这没有必然和优劣之分。

 

最后从个人而言我在关注什么。首先是数据接入部分,互联互通的核心技术(TSN、异构网络信息互操作)等,包括传感器、VR/AR技术、CAE仿真,这些是我们非常看好的。

 

另外是平台和应用,双跨平台不是没有意义,只是我关注得少,我个人更关注一些细分赛道的机会,做投资本身是逐利的,但做一些特色平台我个人觉得更有价值或者成就感。

 

最近尤其关注的是技术,过去说双跨(跨行业、跨地域)很多地方政府推了地方性平台,还有很多专业解决方案,比如电力、钢铁的,但最近有一个新趋势,一些关键技术可以迁移。比如过去做刀具现在做化工,里面的可预测性维护、云仿真、数字孪生等具体技术上可以应用于行行业业,这里面如果发现机会做进去,是横向扩展,这种横向扩展也充满了机会。

 

最后简单提一下工业APP,工业APP可以认为是一个封装的云化的工业软件。

 

过去的工业软件跑在一个一个机器上,工业APP跑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把这个数据抓上来。


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方向,这里面尤其是工业软件和工业APP都有一些新机会,云化一定是新机会,工业软件也在做云化,做AI,它是撬动杠杆的十字,传统求解器核心原理几十年没有变过了,但怎么把方案做完善,怎么解决行业的问题,让它变得好用,这里面真的需要很多互联网思维做推广,做市场的教育。


这里面我认为互联网的模式真的非常有用,有些企业走在了前面,我们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情况。

 

这就是我今天主要的分享,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好小企业或者看好各位初创企业长期的原因。


有些事情短期看很难准确说发展得有多大有多好,但长期角度而言,我觉得这个行业一定会诞生非常多非常优秀的公司,会给社会、企业、个人包括资本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过程会很艰险,但我觉得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