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所困武汉一夜停摆,自此全球开启了魔幻的2020年。作为人类历史上十大规模瘟疫之一的新冠疫情,发展之迅速让人措手不及,等人们注意到其危险之时,全球已经悄无声息被它占领。而在死亡、恐慌、失业等阴霾充斥之下,2020年全球经济毫无疑问被按下暂停键。
但是,在这个终将被载入史册的重大年份中,中国成为全球阴霾中一抹难得的亮色:成功遏制疫情、全面复工复产,谋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启从富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设立30周年。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过去30年,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以下显著的发展成就:一.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三.是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四.是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五是市场发展的法治根基不断夯实;六.是市场监管和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回顾2020年的国内金融市场,众多金融“热词”层出不穷,折射出中国金融市场一系列的变革和制度完善。互联网反垄断、P2P清零、车险综合改革、外资开放......哪些政策热词让你印象深刻?永煤债违约、蚂蚁展缓上市、互联网存款下架......哪些金融热点事件让你始料未及?
值此新年之际,资本邦隆重推出《2020年度盘点之金融热词》,以史为鉴,重温2020年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
2020年首个金融热词:互联网反垄断
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实施11年多的《反垄断法》迎来首次“大修”。此次草案新增互联网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此后,10月下旬政府多次明确关注网络市场交易秩序、要求全方位地开展反垄断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拟将“二选一”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目的在于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
去年12月,互联网领域迎来反垄断最强监管!阿里巴巴、阅文集团和丰巢网络技因收购案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美团则因取消支付宝渠道遭到反垄断诉讼。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关于平台经济反垄断与资本无序扩张的工作要求在会上被再度重申,并被写入了2021年中国经济的工作重点。
“年度最热”金融热词:外资开放、蚂蚁展缓上市、P2P清零、永煤债违约、互联网存款下架等。
1、外资开放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我国金融业集中宣布了50余条开放措施,包括大幅度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等。可以说,外资金融机构既是市场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得益于全面开放的政策,2020年8月18日,我国首家获批的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正式宣布成立,友邦中国变成独立法人机构。
自金融业改革以来,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在华布局。据相关统计,2018年以来,新增外资控股证券公司8家、外资控股基金管理公司2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20家,标普、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已进入中国市场。
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9月6日开幕,论坛上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监管部门齐发声,释放出我国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
2、蚂蚁暂缓上市
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是中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去年7月20日,蚂蚁集团官宣A+H上市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上市。外界预测,蚂蚁集团将成为A股甚至全球股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毫无疑问,蚂蚁集团上市是2020年资本市场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这场被外界称为“造富运动”的上市自消息传出伊始就被置于聚光灯下,自8月递交招股书后,蚂蚁集团以飞一般的速度,奔向资本市场。8月25日上交所受理申请,9月18日首发上会,10月2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10月23日开启招股。
上市前夕,随着蚂蚁集团估值一次次被调高,市场情绪被不断推高,并在打新通道开启后达到高峰。然而这场万众期待的IPO盛宴却在几天之后沦为“泡沫”——
2020年11月3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的决定,当日晚间,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暂缓H股上市。
此前高速行驶的蚂蚁集团IPO,A股和H股市场同时按下了“暂停键”。市场一片哗然!
随后更多信息曝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上交所称,蚂蚁集团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目前,蚂蚁何时才能“重新上路”尚未可知。
3、永煤债违约
11月10日,河南省国资委下属企业永煤控股,因未能按期兑付该超短融券到期应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11月11日至13日,由于永煤事件持续发酵,冲击投资者信心,债券市场受到显著冲击。部分信用债一级市场取消发行,相关行业、相关省份的部分信用债出现暴跌,部分产品赎回压力较大,波及利率债市场。
11月18日,交易商协会公告称,根据调查获取的线索并结合相关市场交易信息,发现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券。因此,交易商协会称将对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开展自律调查。
此外,12月29日,交易商协会网站公告,依据相关自律规定,经2020年第18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对中诚信国际予以警告、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3个月。
4、P2P清零
11月2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截至11月中旬,全国所有P2P借贷机构和平台已被清零。
回顾P2P行业十几年的兴衰史,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高速发展、风险爆发期、政策调整期。
2007年6月拍拍贷成立,被视为国内首家成立的P2P公司。2015年明确了,网络借贷业务划归银监会监管。2016年至2017年间,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办法,网贷监管的体系全面建立。2017年底开始网贷整改,整个P2P行业共同面临“大考”。直到2018年4月份,网贷备案确认延期,P2P开始频频爆雷。
到目前为止,全国近6000家P2P企业实现了彻底清理。
此外,P2P清零后近20家平台被查!11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官微“深圳经侦”发布多家涉案P2P网贷平台通报,“宜聚网”“车行金服”“多宝库”等P2P网贷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深圳警方立案侦查。
5、互联网存款下架
2020年12月18日这一天,对于国内互联网存款业务及相关方而言,将会是难忘的一天。两天之内,支付宝、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陆金所、腾讯理财通、携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多家平台宣布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银行业金融热词:资管新规延期、银行理财子扩容、中行原油宝穿仓、包商银行破产、直销银行牌照开闸、银行让利实体、银行业亿元罚单、中小银行专项债、银行网点加速关闭等等。
1、资管新规延期
2020年7月3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多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延期有利于减轻疫情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首先,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其次,延长过渡期有助于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再次,延长过渡期为金融机构完成规范转型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
2、包商银行破产
2020年11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为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央行于12月发出通知,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自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险标识,以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3、直销银行牌照开闸
2020年12月21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获批筹建直销银行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邮储银行独家出资,持股比例为100%,注册资本50亿元。这是12月份获批的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此前招商银行与网银在线(京东数科全资子公司)共同筹建招商拓扑银行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为中信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持股70%)和百度(持股30%)于2017年联合设立。随后3年一直未有新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获批。
业内人士预计,停滞已久的直销银行牌照批设有望迎来开闸期,未来将有更多银行拿到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
4、银行网点加速关闭
2019年7月,呼伦贝尔银保监分局否决了呼伦贝尔阿荣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二储蓄所的停业申请;2020年9月,河北廊坊银保监局否决了廊坊市安次区惠民村镇银行常甫路支行的停业申请;2020年11月,新疆克拉玛依银保监局否决了工商银行克拉玛依阳光支行的停业申请。
上述被监管否决,主要原因都是可能会影响附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4日,中国2020年已有2800多家中国银行网点停止营业。
对此,业内专家称,虽然金融科技发展对物理网点的功能具有部分替代作用,但无论从货币形态演进还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专业性方面看,商业银行物理网点都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5、银行业13亿元罚单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银保监系统共向银行业各类机构和个人开出2607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约13.09亿元。以罚促改,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安全稳定成为行业“主旋律”。
保险业金融热词:车险综合改革、惠民保风靡、保险代理人改革、重疾险重新定义、互联网保险新规、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监管点名网络互助风险、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安邦集团正式清算、国内首家农业再保险公司成立、社保第六险试点等等。
1、惠民保风靡
2015年开始运行的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是今天风靡全国的“惠民保”的雏形。相比一般商业健康险,“惠民保”具有一定程度的普惠性,并凭借其低购买门槛、低价格和较高承保金额,顺势成为2020年最热的短期健康险产品。
与此同时,或是因为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大且公司短期健康险产品发展遭遇瓶颈,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以来,各大保险公司争相推出“惠民保”相关产品,希望占领这块新型的短期健康险“蓝海”之地。
2、安邦集团正式清算
2020年9月14日,安邦集团及其子公司安邦财险分别在官网发布拟解散并清算的公告。这意味着,这家资产曾达2万亿的保险巨鳄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前接受监管救助的公司不同,体量万亿级的安邦集团的救助,有拆分的过程。即新设大家保险集团承接大多数业务,再将安邦清算注销。这成为我国险企中首例获得保险保障基金注资后最终解散和清算的保险公司。
3、车险综合改革
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提升了交强险保障水平,将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在商业车险条款中,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同时,删除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以及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自车险综合改革实施以来,约90%的车险消费者年缴保费下降,车均保费由3700元/辆下降至2700元/辆,初步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与此同时,市场乱象得到明显改善。
4、重疾险重新定义
2020年11月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在京举办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重疾险新定义自2021年2月1日起实施,新增3种重疾保障。
5、互联网保险新规
1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其官网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机构持牌、人员持证是《办法》几度修订和最终成稿的统一“底线”。
此外,《办法》明确,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投诉或举报,由投诉人或举报人经常居住地的银保监局负责。
尾声
2020年已经过去。展望2021年,新的热词已经出现:疫苗、全球贸易、房价、股市、养老金、双循环、新能源等,成为人们新一年讨论的热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