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贝因美(002570.SZ)发布了多则公告,指出其于2020年12月31日收到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的告知函,后者与宁波信达华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信达华建”)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贝因美集团拟将其所持有贝因美的550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38%)无限售流通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予信达华建,每股价格为5.49元,合计成交价为3.02亿元。若该股份转让成功,则意味着贝因美集团持股下降至20.75%,而信达华建将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贝因美第一次被“抛弃”了。2019年,其大股东恒天然就对它展开连续性减持计划,退场之心昭然若揭。值得注意的是,仅一年半的时间里,恒天然对贝因美公布的减持计划就达七轮之数,持股比例也由最初的18.82%降至最新的4.99%%,累计减持占总股本的近14%。若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后,恒天然持股比例则会降至2.82%。
贝因美惨遭抛弃的背后,是多年亏损的结果。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贝因美就处于挣扎的状态,其中,2016年亏损为7.81亿元,次年则扩大至10.57亿元,而2018年稍有好转,净利润为4111万元,2019年再次蒙受亏损,达1.03亿元。
而2020年,贝因美的日子照样不好过。根据最新一期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贝因美业绩才勉强为正,但其中包含大部分政府补助,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亏损1438.52万元。
针对亏损原因,贝因美解释称,公司营收、利润、净利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及成本费用率上升所致。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贝因美在2016年4月卷入假冒奶粉案,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自2016年起,贝因美研发费用不升反降,未能通过创新技术带动业务增长。
而知名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则指出,长期战略、团队等方面的不稳定以及整个营销策略出现了问题,而这些使得渠道商对贝因美产品缺乏信心,最终导致业绩不佳。
公司的业绩就让贝因美头疼不已,而股市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如今,贝因美的市值也由曾经300亿元的巅峰缩水至64.42亿元的规模,仅为高峰时期的五分之一。
遥想过去,贝因美的奶粉还排在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排行榜的前列,市场影响力不言而喻。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18年中国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排行榜中,贝因美位居第四位,综合得分为78.3。
但迈入2020年,贝因美却愈发“不给力”了。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舆情监测期间,贝因美的网络口碑低于40,仅为28.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贝因美的主营业务包括婴幼儿奶粉等产品,这部分业务的网络口碑评价相对重要,但就目前来看,贝因美奶粉的网络口碑则较为堪忧。
昔日,贝因美是许多宝妈购买国产奶粉的重要选择,而今“没落”实在是惋惜。但事实上,受2020年疫情冲击下,多个行业生存“艰难”,婴儿食品行业中的婴幼儿奶粉受影响程度却比较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婴儿食品(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调味品)较同期增长35.2%,是2020年Q1增长最快的品类。同时,疫情下婴儿奶粉再回“巅峰”,一季度增长率达到了31.53%。
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0年高峰,但2017年以来,中国孕妈人群数量逐年下降,“二胎”政策所释放的人口红利基本释放殆尽,但2020年“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为中国孕妈人群数添砖加瓦,婴儿奶粉有望再创佳绩。
不过,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逐渐普及,人们渐渐更习惯于移动端进行网购。但从2020年5-6月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电商销量排行榜来看,在天猫、京东以及苏宁易购这三大平台中仍然没有寻得贝因美的身影。
为实现突围,贝因美在2020年开始聚焦浙江市场、安徽市场、山东市场、河南市场、河北市场五大核心市场,与阿里云和社群电商合作,精准实现品牌有效传播公司除了聚焦核心大单品外,还积极推动核心市场的复苏;品牌传播方面,贝因美积极布局新媒体,与阿里云和社群电商合作,以此实现精准营销,提高费用效率。
此外,贝因美还将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继续聚焦核心大单品,做大做强“四大主营品牌”,其他系列产品采用设立合资公司或对外包销等“品牌资本化运作”模式实现借力销售。
尽管被贝因美为改变现今的窘状而做了不少“功夫”,但能否突破重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给出答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