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微软解释ChatGPT Bing AI推出速度缓慢的原因

微软上周开放了必应人工智能预览的等待名单,在 48 小时内有 100 万人报名后,该公司现在解释了为什么需要一些时间来为数百万人提供这一服务。微软正在全球 169 个国家测试必应人工智能服务,该公司表示,它优先考虑将必应和 Edge 作为其默认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的用户,以及安装了必应移动 App 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必应上周短暂地上升到了 App Store 的首位。目前的 Bing AI 预览版现在

ChatGPT暂停接入必应搜索功能

ChatGPT 在上周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叫做“用Bing浏览( Browse with Bing )”,能让用户利用微软的 Bing 搜索引擎获取最新的信息。然而,这个功能很快就被发现有一个漏洞,就是用户可以利用 ChatGPT 绕过一些网站的付费墙,直接获取文章的全文。

必应搜索或将纳入ChatGPT

1 月 4 日消息,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正准备推出新版本必应(Bing)搜索引擎,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来回答一些搜索查询,而非仅仅显示链接列表。知情人士表示,微软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推出额外的功能,但该公司仍在权衡聊天机器人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它能多快被应用于搜索引擎。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始于2019年。彼时微软宣布了与OpenAI的主要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10亿美元的投

香港大学宣布禁用 ChatGPT

中新社香港 2 月 18 日消息,香港大学日前向师生发出内部邮件,表明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成为香港首间大学明文禁止在课堂等教学行为使用 ChatGPT 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香港大学副校长何立仁在内部邮件中指出,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除非学生事先获得有关课程讲师的书面同意豁免,否则将被校方视为剽

集度融合文心一言ChatGPT上车

2 月 14 日,集度汽车集度 CEO 夏一平在三里屯体验中心启动会上宣布,集度汽车机器人将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打造全球首个针对智能汽车场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心一言上车,也是全球类 ChatGPT 技术首次应用于智能汽车产品。集度汽车方面表示,文心一言技术上车,将进一步提升汽车机器人产品的自然交流能力,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人机交互数字化体验。责编:聚观365*此内

ChatGPT带动的AIGC创业热潮要来了

2 月 14 日消息,脉脉 CEO 林凡在脉脉上发布消息称, ChatGPT 带动的 AIGC 创业热潮要来了!猎头已经开出 10 万月薪抢人。老王 5000 万美元带资进组要做中国的 OpenAI 引发全网关注,冲上脉脉社区热榜首位。从脉脉高聘上 AIGC 相关的岗位来看, 互联网、电商、智能硬件大厂纷纷发力招聘,百度、支付宝、 vivo 大厂全力开抢 AIGC 人才。知名猎头 CGL 等公司挂

iOS版ChatGPT下载量突破50万次

5 月 27 日,根据应用情报提供商 data.ai 最新报告, OpenAI 的 iOS 版 ChatGPT 应用推出不到一周下载量已超过 50 万次。美国时间 5 月 18 日, OpenAI 宣布推出 iOS 版C hatGPT 应用。截至 5 月 23 日,该应用美国市场下载量达 55 万次。

Snap推出ChatGPT驱动的聊天机器人

Snapchat 的母公司 Snap 在表示,将推出一个由 ChatGPT 技术驱动的 AI 聊天机器人。当前,该公司正寻求进入热门的生成式 AI 领域。Snap 表示,新的聊天机器人名为 My AI,将提供给 Snap 的高级订阅 Snapchat+ 的用户使用。可以根据提示生成内容的 ChatGPT 已经吸引了科技行业中的许多企业。Snap 表示,在经过训练之后,My AI 能够提供一种有趣和

中国将是ChatGPT主要对手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将成为 ChatGPT 的重要竞争者,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不会落后于美国科技巨头。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生成文本和图像等内容的技术,这项技术在商业、艺术、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比如它可能会取代许多工作、传播错误信息、侵犯版权、泄露隐私和敏感信息等。

谷歌追赶微软 ChatGPT 计划曝光

3 月 9 日上午消息,据报道,最新消息显示,谷歌已经在内部提出要求,在几个月时间里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所有主要产品中。Alphabet 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也强调,这项技术可能「将比火和电的意义更深远」。人工智能本应该是谷歌的优势。多年来,谷歌一直在进行各种长远的技术投资,支撑前一代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许多研究都是在谷歌旗下实验室完成的。然而,创业公司